Page 111 - 藝文指南針10月號
P. 111
香港演藝學院交流音樂會 10.26(六)2:30PM ▶ 演出者:指揮|蔡敏德、蘇正途 作曲家|麥偉鑄、林京美 古箏|陳天姿 薩克斯風|龐天佑 鋼琴|劉姿鳳 定音鼓|林君庭 香港演藝學院室樂團 北藝大絃樂團 ▶ 地點:北藝大音樂廳 ▶ 票價:500 音樂會將由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院長蔡敏德教授及北藝大蘇正途教授指揮,演出兩校作曲教授麥偉鑄及林京美的作品,以及作 曲家馬悌努「為雙弦樂團、鋼琴及定音鼓的雙重協奏曲」,藉由交流的樂音,激發出讚嘆的火花,以年輕的熱情邀您同來參與! 史托克豪森北管我 10.26(六)7:30PM ▶ 演出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 ▶ 地點:北藝大舞蹈廳 ▶ 票價:500 從德國、伊朗到臺灣;從電子樂器、烏德琴到北管音樂,三者的碰撞將擦出什麼火花?《史托克豪森北管我》由北藝大音樂學院吳 思珊、林梅芳、蔡淩蕙老師,將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Microphonie 1 重新拆解與詮釋。由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主修北管樂與音 樂系主修打擊樂同學共同演出。 北管戲傳統劇目《鬧西河》 10.27(日)2:30PM ▶ 演出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 ▶ 地點:北藝大舞蹈廳 ▶ 票價:300 《鬧西河》是臺灣北管戲福路派的劇目,是北管少見的神怪戲,唱腔屬於古路系統,唱唸主要採用官話發音,部分角色則以白話 為主。此劇主要由〈戰沙河〉〈表功〉〈鬧殿〉〈打獵〉〈地牢〉〈扯甲〉〈三妖鬥寶〉等段落所組成,本次演出為〈三妖鬥寶〉。 寶蓮燈前傳-母子緣 10.30、10.31(三、四)7:30PM ▶ 演出者:昇平五洲園 ▶ 地點:北藝大中庭劇場 ▶ 票價:300 北天黑龍母席捲萬丈冰雪覆大地,日食千百人畜而生靈將絕。玉帝知悉,遂令巨靈神入北天擒斬黑龍母以止北地殺劫,巨靈神憐 羨子母親情而縱令黑龍母子逃生,遂犯天條,玉帝得知後判巨靈神斬仙台處斬。此時北天黑龍母竟直入斬仙台為救巨靈神以報生 恩,天神不敵退守南天門,玉帝下令無魂無魄能抗寒氣的巨靈神斬黑龍母...... 2019 NTT遇見巨人 ▶ 主辦: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 華格納歌劇《諸神黃昏》 10.4(五)5:00PM / 10.6(日)、10.10(四)3:00PM ▶ 演出者:指揮|呂紹嘉 導演|卡盧斯•帕德利薩 ▶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 票價:(五)600 1000 1800 3000 4400 5800 7800(日、四)800 1200 2000 3200 4600 6000 8000 臺中國家歌劇院「指環四年計畫」最終部《諸神黃昏》,由西班牙拉夫拉前衛劇團極富科技感與未來感的奇 幻視覺,與呂紹嘉帶領的國家交響樂團,聯手打造一場華麗的視聽盛宴。今年十月,《指環》最終回磅礡登 場,熊熊大火解除指環的詛咒,諸神之間的愛慾情仇灰飛煙滅,諸神末日將迎來嶄新的曙光! 國光×簡文彬 ESO《快雪時晴》 10.19、10.20(六、日)2:30PM ▶ 演出者:國光劇團、長榮交響樂團、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 票價:(六)400 600 900 1200 1500 2000 (日)400 700 1000 1500 2000 2500 原鄉?他鄉?何處是故鄉?故事從臺北故宮鎮館寶物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開始,「羲之頓首。快雪 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此封王羲之致贈好友張容的短簡,僅僅24個字,卻 是跨越時空的千載寄語,探索大時代下戰亂流離與如何安身立命的生命歷程。 巴黎北方劇院《為什麼?》 10.19、10.20(六、日)2:30PM ▶ 製作單位:巴黎北方劇院 ▶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 票價:600 900 1200 1500 1800 劇場是一種危險的武器,就像無法對她開玩笑的女巫。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不斷提出對劇場的質問與實踐 ,繼2009年臺北藝術節演出《何以如是》,這次走進了俄國現代戲劇改革家梅耶荷德的警告中,開啟與觀眾 對話的戲劇空間,逼得觀眾不得不思考。「劇場本質究竟是什麼?」是布魯克不斷探問、追尋的主題。 雲門舞集 陶身体劇場 10.26、10.27(六、日)2:00PM ▶ 演出者:雲門舞集、陶身体劇場 ▶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 票價:500 800 1200 1600 2000 2200 林懷民退休前為雲門策劃的最後一檔節目,開展新局,令人興奮,引人遐想:雲門舞集及陶身体劇場,交換 編舞家,同台演出。林懷民、陶冶、鄭宗龍三位國際級編舞家聯手,迎接不同風格的衝撞,三齣新作激盪出 加乘的震撼! 阿喀郎‧汗舞團《陌生人》 10.26、10.27(六、日)5:00PM ▶ 演出者:阿喀郎•汗舞團 ▶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 票價:600 900 1500 2000 享譽全球編舞家、舞壇最傳奇說書人阿喀郎•汗,個人最後長篇獨舞。取材自一戰印度傭兵的史實檔案,刻 劃一位印度舞者的靈巧身體如何成為戰爭武器,呈現人的美與恐怖。阿喀郎的肢體游移於北印度傳統卡達克 舞蹈與現代舞之間,掙扎孤寂舞影與現場演奏音樂,融合悲楚與美麗,訴說對戰爭與人性的反思。 SERIES 系列節目